网站首页 姓氏研究 名字点评 男宝取名 女宝取名 公司取名 店铺取名 五行取名 小名乳名 男常用字 女常用字 名字评分 成人改名
实用工具:专业起名字典    免费AI起名    五行起名    我的名库    修改字典    添加名字

起名字典:“訾”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訾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五行
部首 部首笔画 7
是否常用 康熙笔画 12
五笔 HXYF 简体笔画 13

訾字的取名寓意:

訾字总体寓意是吉祥的。


带訾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

女名:

带訾字的相关成语:

浞訾栗斯

与訾字相关的诗词:

《和訾家洲宴游》
《訾家洲》
《与郑少融、赵养民二》
《訾家洲》
《訾家洲二首》
《訾家洲二首》
《游山七绝》
《訾家洲》

与訾字同音的文字:

姿
訿

与訾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訾字同五行的文字:


訾字的字源演变:



訾字的基本解释:

訾 zī 钱财:訾算
估量,限度:“訾粟而税”
希求:“不訾重器”
古同“咨”,嗟叹声
古同“恣”,恣纵,狂放

笔画数:13; 部首:言; 笔顺编号:2121354111251

訾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zǐ][《廣韻》將此切,上紙,精。]亦作“訿1”。
(1)不思使上司满意;不称职。参见“訾訾”。
(2)诋毁;指责。
(3)指诋毁、非议的话。
(4)厌恨。
(5)通“飺”。参见“訾食”。
(6)通“此”。这。[②][zī][《廣韻》即移切,平支,精。]
(1)希求;思虑。
(2)衡量;计量。
(3)通“貲”。钱财。
(4)通“貲”。资给。参见“訾2養”。
(5)通“貲”。罚款。
(6)引申为索取财物。参见“訾2笮”。
(7)通“恣”。放纵。
(8)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巩县西南。
(9)姓。汉有楼虚侯訾顺。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③][zī][《集韻》津私切,平脂,精。]通“咨1”。嗟叹之辞。[④][cī][《集韻》才支切,平支,從。]通“疵1”。
(1)疾病。参见“訾4厲”。
(2)过失。

訾字的笔顺读写:

竖横竖横撇折捺横横横竖折横

訾字的说文解字:

【卷三】【言部】 编号:1623  訾,[將此切 ],不思稱意也。从言此聲。《詩》曰:“翕翕訿訿。”

訾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訾;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53第01(点击查看原图)【唐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正韻】祖似切,音子。【說文】不思稱意也。引《詩·小雅》:翕翕訾訾。【徐曰】言不思稱事之意也。今文相承皆作訿。【爾雅·釋訓】翕翕訾訾,莫供職也。《詩》《釋文》引《韓詩》云不善之意。【朱傳】潝潝,相和也。訿訿,相詆也。 又【玉篇】毀也。【禮·曲禮】不苟訾。【疏】相毀曰訾。【管子·形勢解】毀訾賢者之謂訾。 又【集韻】本作疵。【荀子·不苟篇】正義直指舉人之過惡,非毀疵也。【韻會】疵毀字今文相承作訾毀久矣。 又惡也。【管子·形勢篇】訾食者不肥體。【註】惡食之人憂嫌致疾,故不能肥體。 又恣也。【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不俗爲俗,離蹤而跂訾者也。【註】訾讀爲恣。跂訾,謂跂足違俗而恣其志意也。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紫平聲。義同。 又【類篇】思也。【禮·少儀】不訾重器。【註】訾,思也。【唐書·李勣傳】臨時選將,必訾相其奇龎福艾者遣之。【音義】訾,思也。 又量也。【前漢·枚乗傳】舉吳兵以訾于漢。【李奇曰】量也。【商子·懇令篇】訾粟而稅。【註】量也。 又限也。【管子·君臣篇】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註】訾,限。程,準也。 又病也。【禮·檀弓】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註】病也。 又【揚子·方言】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謂何爲曾,或謂之訾。若中夏言何爲也。【註】今江東人語亦云訾爲,聲如斯。 又地名。【左傳·僖十八年】而後師于訾婁。【註】衞邑。又【文十六年】以侵訾枝。【註】楚邑。又【襄十年】楚伐宋師于訾母。【註】宋地。又【昭二十三年】單子取訾。【註】訾在河南鞏縣西南訾城是也。【路史】訾有二:西訾在維,東訾在鞏。 又姓。【前漢·功臣表】有樓虛侯訾順,又複姓。【潛夫論】訾辱氏,趙嬴姓也。 又與貲同。財也。【前漢·司馬相如傳】更名相如,以訾爲郞。【註】訾讀與貲同,財也。以家財多,得拜爲郞也。 又通作茈。苻茈,草名。【後漢·劉聖公傳】南方飢饉,人庶掘鳧茈而食之。【註】續漢書作苻訾。 又與觜通。娵訾,北方宿名。亦作娵觜。詳角部觜字註。 又【集韻】【韻會】才支切,音疵。亦毀也。【正韻】才資切,音茨。義同。【莊子·山木篇】無譽無訾。徐邈讀。 又【正韻】同啙。【史記·貨殖傳】呰窳偸生。【前漢·地理志】作啙。【徐廣曰】啙窳,苟且惰嬾也。應劭曰:啙,弱也。師古曰:短也。 又【集韻】【正韻】津私切,音咨。亦思也。 又【正字通】與咨通。【前漢·禮樂志】訾黃其何不徠下。【師古註】訾,嗟歎辭也。黃,乗黃也。歎乗黃不來下也。 又【集韻】子禮切,音濟。【博雅】諀訾也。 又【字彙補】宗吳切,音租。足訾,獸名。【山海經贊】見人則呼其名足訾。 【集韻】或作,亦書作訿。【字彙補】又作、,非。考證:〔【爾雅·釋言】翕翕訾訾,莫供職也。〕 謹照原書釋言改釋訓。〔【韓詩外傳】不善之意。〕 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也。謹照原書改詩釋文引韓詩云。〔【左傳·僖十八年】從師于訾婁。〕 謹照原文從字改而後二字。〔【襄九年】楚師伐宋師于訾母。〕 謹照左傳原文九年改十年。楚字下省師字。〔【莊子·山水篇】無譽無訾。〕 謹照原文山水篇改山木篇。

訾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汉字更多解析欢迎联系微信:guoxue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