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同”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同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tóng | 五行 | 火 |
部首 | 口 | 部首笔画 | 3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6 |
五笔 | MGKD | 简体笔画 | 6 |
同字的取名寓意:
同字总体寓意是带同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同方火水 同和火水 建同木火 建同木火 景同木火 季同木火 同方火水 同甫火水 同光火火 同和火水 同化火水 同济火水 邦同土火 楚同金火 春同金火 大同火火 德同火火 光同火火 海同水火 汉同水火 和同水火 季同木火 家同土火 建同木火 景同木火 力同火火 立同火火 劦同火 刘同火火 沛同水火 绍同金火 思同金火 同波火水 同超火金 同德火火 同范火水 同飞火木 同甫火水 同刚火金 同光火火 同华火土 同化火水 同辉火火 同会火水 同济火水 同建火木 同剑火金 同金火金 同军火木 同俊火火 同坤火土 同亮火火 同庆火木 同泰火火 同途火金 同一火水 同煜火火 徒同火火 炜同火火 文同水火 小同金火 新同金火 叶同木火 与同土火 宇同土火 昱同火火 照同火火 正同金火女名:同语火木 同悦火火
带同字的相关成语:
与同字相关的诗词:
与同字同音的文字:
与同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同字同五行的文字:
同字的字源演变:




同字的基本解释:
同 tóng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和,跟:同流合污
姓
异 同 tòng 〔胡同〕见“ 异胡”
异 笔画数:6;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251
同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tóng][《廣韻》徒紅切,平東,定。](1)相同,一样。
(2)谓等同,混同。
(3)与……相同。
(4)齐一,统一。
(5)谓共同参与某事。
(6)共,共一个。
(7)聚集;会合。
(8)古代天下四方诸侯毕至朝见天子之礼。
(9)指同盟之国。
(10)指同位之人。
(11)和谐;和睦。
(12)指和平、安定。
(13)赞同,同意。
(14)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或韵作诗词。唐杜甫有《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同元使君舂陵行》、《同豆卢峰贻主客李员外贤子棐知字韵》等诗,仇兆鳌注:“同,和也。”又,前蜀韦庄有《岁晏同左生作》诗。
(15)通。指男女通奸。
(16)通。串通。
(17)副词。共同,一起。
(18)介词。引进共同行动者。
(19)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
(20)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
(21)介词。表示与某事有无关联。
(22)连词。表示联合关系。跟连词“和”相同。
(23)通“童”。光秃秃。
(24)用同“銅”。
(25)古称土地面积方百里为“同”。
(26)古代酒器名。
(27)古代乐律的阴律。也叫“吕”。
(28)古州名。汉代左冯翊地。西魏改华州建州。隋废,唐复置,历代因之。地在今陕西大荔县。参阅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四·同州》。
(29)姓。元代有同恕,见《元史》本传。[②][tòng]见“胡同”。
同字的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折横同字的相关书法:




同字的说文解字:
【卷七】【部】 编号:4778 同,[徒紅切 ],合會也。从从口。臣鉉等曰:同,爵名也。《周書》曰:“太保受同嚌,故从口。”史籀亦从口。李陽冰云:“从口。”非是同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同; 康熙笔画:6; 页码:页175第06(点击查看原图)【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又【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又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又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又【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又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又【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又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又【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又叶徒黃切,音唐。【琳·答客難】六合咸熙,九州來同。倒載干戈,放馬華陽。①字作北下。考證:〔司馬法曰,成爲終,終十爲同。〕 謹照周禮註原文終十改十終。同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